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医学与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是国际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机遇所在,是新型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原创思想出发点,也是解决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和空间生命科学关键问题的科学技术基础。航空航天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领域,新型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自创建以来,经短短10余年的建设,迅速成为接轨国际、全国一流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单位,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四。学院具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和特种医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北京市特色专业、国防重点学科、工信部两化融合类重点学科,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学院一方面研究生命医学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方法、研发创新性医疗器械,推动现代医学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解决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
学院承担了国家各类重要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已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等各个层次建立了接轨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平台,具有一流的精英式人才培养环境。学院先后获批“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康复辅具技术与系统”民政部重点实验室、“医疗器械和康复工程”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优化设计与评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有包括“空天生物技术与医学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俄生物技术与医学工程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植介入医疗器械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内的顶级国际合作基地。学院与空军总医院共建生物医学研究所、北航临床医学院,与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海军总医院开展全面合作,以及纳通、驼人、谊安等医疗器械重要企业签订有战略合作协议,可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支撑。
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年轻卓越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任院长樊瑜波教授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医疗器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世界生物力学理事、IFBE执委、AIMBE 会士、WACBE候任主席;学院共有专任教师80人,100%具有博士学位,85%以上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学术带头人中包括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际宇航科学院空间生命学部院士、通讯院士各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名;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
学院人才培养的整体定位是: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新医药产业、以及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和空间生命科学,培养厚基础、善创新,具有领军、领导潜质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院以生物医学工程大类招收本科生,按照通识教育、共同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四个阶段来进行实施人才培养,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后,学生可以在十个专业模块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学院实施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能力和进度、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在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下,自主选择和安排课程。
学院特别强调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实施分阶段全员型本科生导师制,所有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可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各个方向实验室从事科研实践;同时,学院定期开展生物医学名家论坛、教育文化讲堂、学术沙龙、优秀企业进学院等活动,所有学生均有机会与本领域的世界一流学者、教育大家和优秀企业家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学院是北航国际交流最活跃的单位之一,与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都有广泛的实质性合作,已经与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个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换协议;目前有25%左右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被公派到境外进行学习和实习,未来3年内,这个比例将增加到40%。
作为学校唯一的改革试点学院,学院正在实施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优秀学生可实现本-硕、本-硕-博连读,也可在完成本科学业后通过保送、交换等形式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大学继续深造,读研及出国进修比例始终在75%以上。学院本科生连续三年获得北航学生最高荣誉“金质奖章”,连续2届获得“冯如杯”科技竞赛一等奖,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100%,就业单位既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海关、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等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包括强生、飞利浦、美敦力、纳通等国内外大型企业,所培养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2014年3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