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告 >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

徐惠彬校长在2015-2016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2015-2016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首先,我代表张军书记和全校师生员工,向618名获得博士学位和3542名获得硕士学位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向悉心指导、辛勤培育你们的导师、和为你们成长服务的所有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也向今天到场与我们共同见证这个美好时刻、共同分享这份荣耀自豪的各位来宾和家长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刚才的视频短片,回顾了大家的研究生求学之路。还记得初入北航时,你们脸上探寻的神情和坚定的目光;几年以来,你们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实验室里挑灯夜战,图书馆中奋笔疾书,午夜静谧的校园、凌晨疏朗的星光,陪伴你们一路前行。在导师的点拨下,你们突破科研瓶颈,思路豁然开朗;有徘徊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与惆怅,也有坚守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与狂热。在北航的见证下,你们从曾经埋头书山题海、学习知识,到如今能站在学术前沿、创造知识。你们会发现,那些最痛苦、煎熬的经历,其实收获最大,也换来了点点滴滴的“小确幸”,而对自己要求严格、关键时刻狠一点的人,才能不负青春、赢得未来。

你们和北航在一起的这些年,学校坚持“国家战略立本、一流学科立根、科技创新立功、人才培养立德、卓越师资立校、优秀文化立魂”,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跃升,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你们硕士生入校那年(2013年),北航有三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四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房建成、王华明两位教授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向巧、闫楚良等五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据统计,北航校内近六年产生八位院士,加上我们此前常说的“十年九大奖”,共同书写了“北航模式”的辉煌!

这些年,你们是北航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贡献者!大学是师生共治的学术共同体,研究生是北航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你们中间的博士毕业生李乐园、邵玲智,是刚入选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月宫一号”科研团队成员,硕士毕业生陈天同学,是我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科研团队的一员。你们坚持梦想、攻坚克难,这些重大成果,是北航师生“十年磨一剑”的共同创造,是你们和导师共同的智慧结晶!

这些年,你们致力于学术探索和独立思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座的618位博士毕业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576篇,其中SCI论文1074篇。航空学院博士毕业生易敏利用流体力学方法制备石墨烯,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研究。他博士期间发表SCI论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7篇,影响因子总和大于62,被引200余次。自动化学院硕士生高克寒同学和团队成员一起,带着他们精心打造的可穿戴无人机项目,从1000多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京东智能硬件挑战赛金奖。计算机学院李森栋同学联合中科院一位研究生组成的二人团队,以最高的用户数据预测率,获得阿里巴巴第一届全球大数据竞赛冠军并获得了100万奖金。学术和科研之外,你们还关注公益事业、投身志愿服务,法学院硕士毕业生彭瑜同学,积极践行“乐于奉献,扶危济困”的精神,带领北航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同学,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千余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71件、共帮助77位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50余万元。

你们用责任和担当、勤奋和进取,赢得了成绩,也赢得了尊重。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展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在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作为校长,我有几点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要勤于积累。英国作家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过“一万小时”的理论:一个人要把一件事做得非常好,在这个领域里面取得成功,一定要至少花费一万个小时的努力和积累。大家在校求学科研是这样,走出校园工作创业同样如此。积累需要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求知、共处。积累需要用心,能够做到“勤”和“多”;积累还需要心态平和,能够正确处理好“快”和“慢”的辩证关系,给成功多一点耐心和时间,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厚积薄发,切勿急躁。刚才讲话的导师代表王华明教授,围绕国际上激光增材制造方面的难题,经过20年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充分积累,才率先突破了飞机大型整体钛合金激光增材制造中,工艺、质量控制和成套装备的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歼15、运20、C919等研制过程中的制造瓶颈难题,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可见,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积累是一种毅力,是成功的前提。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勤于积累的有心人。

二要善于创新。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从来都是北航人的优秀基因,早已融入了一代代北航人的精神血脉。创新不是漫无目地的颠覆,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而问题往往来自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思考;创新需要敢于怀疑,遇事不迷信权威,多问几个为什么,少一点不假思索的盲从,多一点独立深入的思考;创新还需要永不言败的精神,创新之路不会是一条坦途,更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要有韧劲,能够咬牙坚持,不断发起冲击。刚才发言的杰出校友向巧院士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的第三代飞机发动机正遭遇技术封锁,维修上存在一些瓶颈。向巧院士在一次行业峰会中了解到了纳米电刷镀技术,就产生了把此技术运用到发动机修理上的想法,面对与专家沟通时的质疑,她始终抱定信念,经过无数次认真研究和反复推敲论证后,该项技术得以成功运用到航空发动机上,不但为国家节约了大笔军费,还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封锁。她曾说过“别人认为干不成的事,你把它干成了,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创新!”。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成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享受创新的人。

三要学会包容。包容是一种非线性、辩证式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要能够海纳百川、心怀天地。我是93年从德国毕业到北航参加工作,我觉得北航的包容文化就很突出。大家知道,现在社会的竞争和压力都很大,老师们也都很辛苦,但北航老师对待一些利益、对待同事能做到很大气、不计较,大家能够以包容的心态,更多的着眼于未来和大局,通过团结进取来寻求发展,实现跨越和提升。北航人常说“思路决定位置,气度决定格局”,希望同学们也能多立足长远和全局,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能加入更多的变量去理解问题,以“非线性”和“辩证”方式开展思考。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包容我们的社会,多一些从我做起的担当,少一些毫无意义的抱怨;包容我们身边的人,多一点欣赏,少一点苛责;更要包容我们自己,多一分从容,少一分焦虑。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实现成长,去完善自我,赢取成功。

同学们,当前,北航正在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前进的步伐;只有培养出伟大的人才,北航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传承和弘扬北航精神,做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北航人!未来用你们的努力和成就,去拓展北航的荣耀与自豪。祝你们前程似锦!北航以你们为骄傲!北航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