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告 > 硕士招生专栏
硕士招生专栏

北航医工交叉学科群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6年研究生(含博士)工作方案

北航医工交叉学科群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6年研究生(含博士)工作方案

一、组织管理

为确保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6年研究生(含博士)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成立学科群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6年研究生(含博士)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指导复试小组开展相应考核工作。

学科群按学科方向成立复试小组,由本学科群教师组成,人数不少于五人。复试小组负责确定复试的具体内容、程序等,并负责组织实施。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

学科群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与组织形式

 长:樊瑜波、李德玉

副组长:孙安强、常凌乾

 员:樊瑜波、李德玉、陶春静、孙安强、姚杰、郑丽沙、孙联文、

侯丹丹、王丽珍、牛海军、蒲放、常凌乾

研究生招生复试督查小组:

 长:李德玉

副组长:侯丹丹、孙联文

研究生招生复试督查小组主要对复试和录取工作各环节进行监督。

二、拟接收推免生的招生专业及拟招生名额

学位层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拟接收推免生名额

 

硕士

077700

生物医学工程授理学学位

学术学位

2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授工学学位

学术学位

27

085501

机械工程

专业学位

16

085409

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学位

14

100100

基础医学

学术学位

7

107200

生物医学工程授医学学位

学术学位

2

博士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授工学学位

学术学位

7

(拟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与意向导师联系沟通,取得意向导师同意后再报名。意向导师名单见附件6。)

107200

生物医学工程授医学学位

学术学位

085409

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学位

 

100100

基础医学

学术学位

 

1:拟招生人数可能根据报名复试情况等予以调整,以最终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考生仅可申请一个学位层次(硕士或博士),同一学位层次下,仅能报考一个专业。

三、申请资格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

2.预计可取得本科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不含强基计划考生)。

3.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诚实守信,品行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不端以及其它违法违纪等处分记录。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学历研究生体检工作标准》要求。

四、申请者需提供的材料

A-推免申请表及基本情况材料

1.  完整、真实填写附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学科群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6年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一份;

2.  有效居民身份证的正反面复印件一份(正反面须复印在A4纸张的同一页面上)

3.  提交加盖所在学校或学院教务处公章的本人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一份。

B-本人自述及业务水平证明材料等

4. 本人自述(限1000字以内)一份;

5. 英语成绩证明,如四六级证书,提交复印件一份;
6.
若有本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科技成果,提交复印件一份(双面复印);
7.
若有本人在学期间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或其它获奖的证明,提交复印件一份;

C-其他申请材料

8.若拟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须提交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亲笔签名2026年专家推荐书(博士)》(见附件3,正反面打印)。单独放置不装订;

9.由考生本科所在高校的院、系、所、中心等思政相关部门出具的考生现实表现表(附件2)纸质版一份,并需负责人亲笔签字及加盖公章单独放置不装订

10.本人亲笔签名的身体健康情况说明(附件4),单独放置不装订

11.本人亲笔签名的北航2026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博士)诚信复试承诺书(附件5),单独放置不装订。

D-补交材料承诺书

12.若某项材料暂无法按要求提供,请提交相关情况说明并手写承诺书保证后续可及时补交符合要求的材料。

承诺书内容包含考生姓名,身份证号,未按要求提交的材料内容(例如成绩单未按要求加盖教务公章/专家推荐书为专家电子签名/现实表现表未加盖公章/负责人签名为电子签名),并承诺所提交材料均真实可信,若获得待录取资格将按照后续要求补交材料。若材料不真实,学科群将取消待录取考生的待录取资格。

所有材料一经提交均不退还。

五、申请流程

1. 考生申请材料提交

请于2025910日起至2025915日晚上1800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填写信息并上传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

报名链接:https://docs.qq.com/form/page/DQUJ2Q3RwSm1NSXBm

请考生提交前务必仔细核对,确保上传信息和材料真实、准确、有效、一致,因填报错误、不一致等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请勿重复提交申请,若重复提交,学科群将以截止时间之前最后一次所提交信息为准。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或未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申请的,学科群概不受理。

学科群将于916日上午11:00前向所有完成报名的考生发送标题包含收到2026年推免报名申请的邮件。考生收到该邮件,即视为报名成功。考生如对是否完成报名有疑问,请于916日上午11:0012:00期间致电咨询(电话010-82339861010-82339801)。如决定撤销报名申请,请尽早使用报名时填写的电子邮箱发送邮件至caizhen@buaa.edu.cn,邮件标题格式为撤销2026年推免报名申请-姓名-身份证号后6,并随邮件附上本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纸质版材料提交要求(由考生自行保存,复试当日报到复查及归档

申请者将申请材料(1-7材料)按上述说明顺序装订成册(左侧两个订,统一用A4纸);891011号材料随申请材料,不装订。

 

问卷报名后,请“实名+毕业学校”加入“BME2026推免通知群的钉钉群:146885003926,以便收到即时消息(本群仅用于发布复试分组通知及紧急信息的通知,不能答疑或接收任何考生资料)

 

2.复试名单确定

学科群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对申请者各项材料(包括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身体健康说明等)进行审查,材料审查结果将在生医学院网站进行发布,复试资格审查不通过的考生不予进行复试。复试采取差额形式,进入复试名单考生数一般不低于公布拟招生人数的120%。生源不足的专业,按实际生源数组织复试。

3.缴纳复试费

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须在参加复试前完成复试费缴费,费用标准为100/人(依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具体缴费方式将同复试名单及复试时间一同公示在生医学院网站。

未缴费的考生不允许参加复试;缴费后因各种原因未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4.报到和复试时间

复试时间拟定于920日左右,具体日期、地点另行通知。

学科群将视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后续批次推免复试工作,请关注后续通知。

六、复试方式及评分规则

复试主要以综合面试形式进行,复试总成绩满分为500分,由专业外语(100分)、专业知识和能力(200分)、综合素质(200分)及政治思想道德考核(合格/不合格)四部分组成。政治思想道德考核不计分,但不合格者不予拟录取。每生复试时间不低于20分钟,在重点考察复试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对专业能力、专业外语及口语、逻辑分析、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度考查。对报考学术学位类型的考生,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修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等;对报考专业学位类型的考生,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复试总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拟录取,低于300分为不及格)。

复试总成绩=专业外语成绩+专业知识和能力成绩+综合素质成绩

申请直接攻读博士者:还须参加意向导师或意向导师所在课题组的加试,加试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加试不通过者,则不能拟录取为博士。加试一般在复试同一天进行。

考生应自觉履行保密义务,复试期间不录音、不录像,复试结束后不向他人透露或传播任何复试相关内容。

七、推免生拟录取办法

1.复试结束后,复试成绩将于生医学院硕士招生专栏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政治思想道德水平考核合格且复试总成绩及格(大于等于300分)的考生方有资格参与拟录取环节。

2.申请攻读硕士的考生,按报考专业,结合各专业拟招生名额,依据复试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拟录取;申请攻读博士的考生,根据各专业考核合格人数比例确定各专业拟招生名额,并以各专业综合考核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拟录取,如加试环节未通过,则更改学位申请层次为硕士,按申请攻读硕士拟录取办法排序。

若复试总成绩相同,则依次按专业知识和能力成绩、综合素质成绩、专业外语成绩顺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拟录取。

3.如有放弃或者名额追加,学科群将在复试合格且未被拟录取的考生中,按上述规则依次递补拟录取。

4.拟录取的推免生须按照学科群公示中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招网“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完成注册、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上传照片、网上支付、填写志愿、报名、确认复试、确认拟录取等步骤,网报志愿须与学科群公布拟录取志愿一致。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的校内外推免生,视为放弃,原则上学科群将不再保留其拟录取资格。

申请者一旦接受待录取资格,则不可再接受其它志愿的待录取资格,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否则推免生拟录取资格无效。

被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考生(包括硕士、博士),须在规定时间提交定向就业协议书,具体要求见相关材料说明。

4.  拟录取名单将在生医学院官网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八、其它说明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拟录取资格无效。

1)政治思想道德考核不合格。

2)未按时提交相关培养协议(仅对于拟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考生),或入学报到前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3)提供虚假信息,存在违规违纪行为。

4)未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确认待录取通知。

5)未按规定时间,补交申请材料纸版。

2.申请者须及时浏览“推免服务系统”、北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生医学院网站公布的有关通知,以免延误相关事宜。

3.住宿和奖助政策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4.报名推免硕士生的考生,若不能在2026年秋季开学时报到,但想保留入学资格,须在复试时向学科群提交书面申请(无模板),说明保留入学资格年限(不得超过两年)及保留年限内的去向。

5.拟录取的推免生体检在入学报到时进行。

6.所有材料均不退还。

九、督查小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侯老师(010-82339433),houdandan@buaa.edu.cn

十、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蔡老师(010-82339861),caizhen@buaa.edu.cn

        陈老师(010-82339801),chenyixin12@buaa.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航五号教学楼109/114

发送电子版报名材料至caizhen@buaa.edu.cn

 

附件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学科群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6年研究生申请表

附件2: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2026年全日制研究生(含博士)现实表现样式表

附件32026年专家推荐书(博士)

附件4:身体健康情况说明模板

附件5:北航2026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博士)诚信复试承诺书

/UpFile/20250912180505.doc

/UpFile/20250911082643.pdf

/UpFile/20250911082510.pdf

/UpFile/20250911082523.pdf

/UpFile/20250911082535.pdf

附件文件要求打在1A4纸上,如需跨页应正反面打印。

请关注报名问卷中所留E-mail地址及生医学院网站硕士招生专栏通知。

 

附件6可接收推免生攻读博士研究生意向导师名单

注意:拟申请攻读博士的考生须提前与意向导师取得联系同意后再报名。原则上以下导师均可在各直博专业代码下招生,报名过程选择专业代码前需提前咨询意向导师。

姓名

邮箱

常凌乾

lingqianchang@buaa.edu.cn

陈增胜

czsbme@buaa.edu.cn

丁立

ding1971316@buaa.edu.cn

杜婧

dujing@buaa.edu.cn

樊瑜波

yubofan@buaa.edu.cn

宫赫

bmegonghe@buaa.edu.cn

李德玉

deyuli@buaa.edu.cn

李萍

liping@buaa.edu.cn

李晓明

lixm@buaa.edu.cn

刘海峰

haifengliu@buaa.edu.cn

刘红

lh64@buaa.edu.cn

刘建刚

jgliu@buaa.edu.cn

刘涛

tao.liu@buaa.edu.cn

刘晓冬

liu-lab@buaa.edu.cn

牟玮

wei_mu2016@163.com
weimu@buaa.edu.cn

牛海军

hjniu@buaa.edu.cn

牛旭锋

nxf@buaa.edu.cn

裴葆青

pbq@buaa.edu.cn

蒲放

pufangbme@buaa.edu.cn

孙联文

sunlw@buaa.edu.cn

陶春静

chunjingtao@buaa.edu.cn

王丽珍

lizhenwang@buaa.edu.cn

王璞

puwang@vibronixinc.com

王晓飞

xiaofei.wang@buaa.edu.cn

许燕

xuyan@buaa.edu.cn

叶盛

yesheng@buaa.edu.cn

于健

yulab@buaa.edu.cn

岳蜀华

yue_shuhua@buaa.edu.cn

张冀聪

jicongzhang@buaa.edu.cn

张靖

jz2716@buaa.edu.cn

郑丽沙

lishazheng@buaa.edu.cn

周前祥

zqxg@buaa.edu.cn

刘肖

liuxiao@buaa.edu.cn

王硕

shuo_wang@buaa.edu.cn

刘笑宇

x.y.liu@buaa.edu.cn

曹芳芳

fangfangcao@buaa.edu.cn

陈伟

chenw123@buaa.edu.cn

胡贵平

hu_hgp@buaa.edu.cn

胡靓

cnhuliang@buaa.edu.cn

蒋景英

jingyingjiang@buaa.edu.cn

李安然

rananli@buaa.edu.cn

马青川

maqingchuan@buaa.edu.cn

唐振超

tangzhenchao@buaa.edu.cn

王超

10896@buaa.edu.cn

王莹

ywang527@buaa.edu.cn

张光磊

guangleizhang@buaa.edu.cn

郑钰山

yszheng@buaa.edu.cn

冯文韬

fengwnt@buaa.edu.cn

丁希丽

xiliding@buaa.edu.cn

王柳

LiuWang@buaa.edu.cn

刘雨喆

yuzheliu@buaa.edu.cn